在校园里,思政部的高秋丽老师总是步履匆匆穿梭于教室、办公室与学生宿舍之间,在学生堆里听困惑、解难题,把“信仰”“理想”拆成更实在的模样,悄悄在学生心里种下温暖的种子。

一、党建教学双融合 思政引领育新人
在思政部,高秋丽老师同时承担着多重角色——既是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也担任着班主任。她始终铭记这些身份背后的责任与使命,尤其注重将党性修养深度融入日常工作。
课堂上,她是真理的传播者。凭借深厚的学识积累与创新的教学方法,她高质量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用鲜活案例与生动语言把抽象理论讲透讲活,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成长厚植思想根基。
讲台外,她是党建工作的“实干者”。起草文件时逐字推敲,确保政策要求精准落地;组织“三会一课”时精心设计环节,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落实廉政建设中严把关键环节,夯实廉洁教育根基。她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与思政教学同频共振,让党支部真正成为凝聚师生、传递信仰的坚强堡垒,使党的理论在教育一线绽放温暖光芒。
二、倾心筑梦途 匠心育栋梁材
在班主任工作中,高秋丽老师始终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一颗炽热之心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课间休息时,她常常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畅谈理想与未来,那充满鼓励的话语,如同星星之火,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周末时光,她深入宿舍,倾听学生的烦恼与困惑,用耐心与温暖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最贴心的知心朋友。在学校“一生一方案”工作要求下,高秋丽老师化身“成长规划师”,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专属的学业计划。在毕业季,她与辅导员紧密合作,全力为学生打通实习就业通道,她的四处奔波、倾心推荐,成功助力8名学生专升本,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对于退伍学生,高秋丽更是善于挖掘他们身上坚韧不拔、纪律严明的军人特质,鼓励他们在预备教官队培训、社区宣讲和暑期大思政实践中展现担当。她还邀请退伍学生在班级里分享那些热血沸腾的军旅故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班级学风建设。对于经济困难学生,高秋丽始终牵挂于心,用持续的关怀与精心指导,帮助他们敲开国家奖学金的大门。当学生因学业挫折陷入低谷时,她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耐心地逐科为学生制定复习计划,从知识点的梳理到答题技巧的传授,无一不体现出她对学生的关爱与耐心。学生从挂科边缘到成绩提升的点滴进步,是对她付出最好的回报。
三、深耕创新教法 勇立思政潮头
在思政教学的主战场上,高秋丽宛如一位创新的拓荒者,展现出卓越的创新精神。她深知,思政课承载着塑造生命的重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唤醒。课堂上,她以问题为导向,巧妙地将深奥的理论与鲜活的现实相结合,用一个个生动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在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课后,她主动为考研学生“开小灶”,深夜里的每条消息,每次的耐心解答,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学生驱散困惑,照亮前行的方向。高秋丽积极践行思政课教师“六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探索“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她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思政课堂既有理论的深度,又充满生活的温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思政的魅力。面对教育改革的浪潮,高秋丽毫不退缩,勇挑重担,带领团队奋勇前行。在课题申报中,她深入研究,精心策划,为团队指明方向;在教学竞赛中,她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反复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2022年疫情严峻时期,她毅然逆行参赛,与团队成员坚守在岗位上,日夜奋战。最终,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团队协作,斩获省级奖项,用行动诠释了教育者的坚守与勇气,为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翻开高秋丽的履历,一连串闪耀的荣誉见证着她的辛勤耕耘。2025年,她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成功主持江西省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师生同台”课(第二批)立项,这不仅是对她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她在思政教育领域深耕细作的有力见证。回首2024年,她荣获学校“师德标兵”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而在过去三年间,从“团省委机关先进工作者”的肯定,到“优秀教师”“十佳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等众多荣誉,每一枚奖章、每一张证书,都是其教育生涯中最为闪亮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