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每一届毕业生的成长故事都如同独特的星辰轨迹,而辅导员们正是这些星辰的领航人。2024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李同学,用她的追梦历程书写了一段关于突破与重生的青春诗篇,而辅导员幸莎正是这段故事里最温暖的注脚。
来自江西上饶建档立卡家庭的李同学,自幼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当同龄人还在享受校园时光时,她已把每本教材、每堂课程视作铺向未来的砖石。连续两年稳居专业榜首的优异成绩、疫情期间累计百余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这些不仅是她简历上的闪光点,更凝结着"知识脱贫"的坚定信念。正如她所言:“国家助学贷款和励志奖学金像一双托举的手,校级奖学金和技能证书则是助我飞翔的翅膀。”
当专升本失利让这个倔强的女孩陷入人生低谷时,辅导员幸莎的“一人一策”精准帮扶计划悄然启动,推荐了广铁高铁乘务员、南昌高速收费站、南铁商旅列车销售员、南昌客运段列车员等多个岗位,并鼓励她返校参加双选会。每次投简历前,幸莎都给予她正面鼓励和暖心帮扶。通过多次深度谈心,幸莎敏锐捕捉到李同学的自卑源——身高让她在投递简历时屡屡却步。“你的微笑、你的专业能融化乘客的疲惫,服务意识才是轨道交通的灵魂。”这句点拨让李同学第一次意识到,列车员的核心竞争力不在身高而在温度。
面对家庭阻力这个“二次障碍”,幸莎启动“家校就业会诊”。她以南昌客运段脱贫毕业生数据为据,用岗位晋升通道示意图化解家长疑虑。当李妈妈看到往届生从列车员成长为值班站长的成长路径时,终于松口:“幸老师,就让她去试试看。”
如今的李同学已在南昌客运段任职。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严格的岗位要求,在经历了初期的手忙脚乱后,她快速凭借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个人的不懈努力,适应了工作节奏,并凭借出色的服务赢得了乘客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这个曾经因身高自卑的姑娘,如今在列车广播里自信地说:“欢迎乘坐本次列车,我是您的旅伴小李。”每月按时汇回家的工资,不仅是家庭脱贫的经济支撑,更成为了弟弟妹妹眼中的希望灯塔。
“人生是场接力赛,现在我要握紧这一棒跑出精彩。”从建档立卡家庭到轨道交通行业从业者,李同学的成长轨迹印证着精准帮扶政策的力量。如今身着深蓝制服的她在岗位上继续书写着职业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