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清单》)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学校将信息公开事项逐条详细说明并于10月31日前在学校网站首页公布。本年度报告中统计数据的起止时间为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具体信息公开报告如下:
(一)党委高度重视,健全体制机制,夯实信息公开工作基础。
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办公室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制度性工作长期公开、特殊事项按需实时公开”要求,切实提升服务质效和师生办事便捷度、满意度。
(二)创新公开形式,畅通传播渠道,拓宽信息公开覆盖面。
学校以官网、微信公众号等为核心平台,常态化发布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等各类重要信息。目前已建成校系两级各类新媒体信息平台共18个,其中官方网站1个、官方微信公众号2个、官方微信视频号1个, 二级网站7个、二级微信公众号5个、二级微信视频号1个、二级抖音号1个,形成了以学校官网、官微为主阵地,各系微信公众号动态联动的信息公开网络,方便师生及社会公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实现信息及时发布、精准解读、有效回应。
(三)严格保密审查,强化监督管理,规范信息公开流程。
扎实做好信息保密审查工作,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健全完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程序,对校系两级媒体信息发布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坚决防范失密泄密事件发生。在严守保密底线的同时,切实保障师生知情权,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将学校重大事项及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对涉及教职工重大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时通过公开栏进行公示。
二、信息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情况
1.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
根据《办法》文件精神,以及省教育厅要求,学校将校园建设发展、各项改革举措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等事项,予以公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情况。包括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校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内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专业建设、学校发展规划、年度事业统计数据;年度工作要点和工作总结、周度重点工作安排和完成情况等基本情况。
(2)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制定和发布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制度以及统计数据等信息。
(3)招生与就业信息。包括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招生录取工作的各类规定和细则,招考咨询方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学生名单,用人单位招聘等方面的信息。
(4)财务信息。包括学校预算决算信息以及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教育收费项目、标准等信息对全体师生公布,并在学生主要集中场所进行公示。
(5)学生教育与管理信息。包括学籍管理,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办法和名单的公示,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毕业生就业以及评优评先、奖惩等。
(6)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等。
(7)人事师资信息。包括人事任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岗位设置与聘用、各类评优评先等。
(8)科研管理信息。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结果、科研奖励制度等科研管理信息。
(9)后勤服务与资产管理信息。包括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情况、物资设备采购、疫情疾病防控、资产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及维修等。
(10)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及时公布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关信息。
(11)应急安全处置情况。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处理流程。
(12)纪检和信访情况。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公开政策咨询、建议、投诉等渠道。
(13)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
2.主动公开信息的途径和方式
一是通过学校官网、官微和办公内网,分别向社会公众和校内师生员工主动公开信息;二是召开党代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有关会议讨论和公开学校重大事项信息;三是以纸质文件、通知、校内广播、公告栏、电子屏幕等载体公开信息。
3.主动公开信息的程序和时限
一是学校对公开的项目、范围、形式等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且在公示期间,认真收集、整理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反馈意见,并及时处理和落实有关情况,广泛接受师生员工监督,同时对公开的有关信息资料及时登记归档。
二是信息公开的时限根据信息内容而定。对于政策规定、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办事机构等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2024-2025学年,学校信息公开无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事项。
四、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丰富信息公开内容,充分运用网络媒介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全校师生员工对信息公开的关注度和认同感持续提高。
五、学校信息公开举报情况
2024-2025学年,学校没有收到信息公开工作方面的相关投诉与举报材料。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4—2025学年,学校稳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持续拓宽公开渠道、提升公开质量,积极回应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关切。为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工作实效,下一学年学校将重点从以下五方面着力改进:
1.深化公开内容与拓展渠道。聚焦师生切身利益及社会高度关注的招生就业、财务收支、职称评审等重点领域,细化公开内容。同时拓展新媒体公开渠道,优化学校官网信息公开专栏功能,提升信息获取便捷性。
2.强化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邀请专家开展信息公开政策解读、保密审查、舆情应对等专题培训。组织跨部门交流研讨,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确保信息公开的精准性与规范性。
3.完善学校信息公开制度。结合学校机构调整等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学校信息公开相关制度,进一步压实各部门信息公开责任。
4.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实地检查与线上核查。畅通师生反馈渠道,设立意见箱、咨询热线,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跟踪问效。
5.推进公开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公开管理平台,实现公开信息的分类上传、自动检索、动态更新,运用大数据分析师生及社会关注热点,精准推送公开信息,提升信息公开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七、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详见附件。
附件:江西青年职业学院2024-2025学年度信息公开事项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