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体教职工以“躬耕不辍、精业笃行”的姿态积极践行,用坚守与奉献诠释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涌现出一大批敬业乐教、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成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特设“师者芳华 向光而行”专栏,集中展播优秀教师及先进工作者代表事迹,共赏师者风采。
邬莉

经济管理系专职辅导员兼资助干事。入校近5年来,她始终坚守辅导员岗位,秉持“以生为本”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班级管理中,邬莉聚焦班干队伍建设,通过定期会议传授在线文档、实用小程序等高效工作方法,鼓励班干参与班级管理决策,助力精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筑牢班级管理根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她坚持每周召开主题班会,以身边鲜活案例引导学生提升政治觉悟、改正不良习惯;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有情绪波动或思想困惑的学生及时介入,制定个性化引导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为全面掌握学生状态,邬莉每周至少下寝4次,严格落实寝室与责任教室卫生值日制度;通过班会、查课、与任课老师沟通等方式狠抓学风,及时处理突发事件,高效完成奖学金评比、医保办理等工作。资助工作中,她精准落实政策,2024-2025学年共协助788名贫困生获国家助学金、110名学生获励志奖学金、6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确保公平公正;还帮助100余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通过主题班会、诚信签名、征文、短视频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提升学生知晓率。工作近5年,邬莉收获多项认可,2022年9月被评为2021—2022学年优秀辅导员,2025年8月指导学生获第十九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黄丽舟

公共基础课教学部副主任。在职业教育领域,她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以饱满热情投身教学与管理一线,在教育实践平台上不断拓展视野、服务大局,生动诠释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情怀。扎根教学一线,黄丽舟深知公共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支撑专业技能发展的奠基作用。她紧密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深耕教学模式研究,倡导因材施教理念,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探索适配教学方法,通过创新课堂形式、优化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着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筑牢人文底蕴与科学基础,夯实育人根基。在服务教育发展层面,黄丽舟在外锻炼期间展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与责任担当。她以最快速度融入新角色、适应新要求,秉持虚心学习态度勤奋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来自教学一线的优势,将基层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深刻思考带入宏观管理工作,积极参与政策研究、项目调研及文件起草,既为相关决策提供有益参考,搭建起基层与管理层面的沟通桥梁,又及时将前沿政策精神带回学校,切实推动政策落地。工作中,黄丽舟始终以扎实作风、无私奉献精神与持续进取的追求务实担当。无论是教学改革的推进、宏观管理的参与,还是部门工作的统筹,她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本色,为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提升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李婷

教务处(校企合作办)教学运行科科长。自投身职教事业以来,她始终以赤子之心深耕教学管理一线,在教务处、青运史研究中心等多岗位锤炼本领,用实干与坚守助力学校内涵式发展,七年间从教学管理“初学者”成长为改革创新 “探路者”。工作中,李婷严守师德师风,秉持勤奋敬业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教学管理改革方面,她参与部分教学制度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定期收集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传达给系(部)及任课教师,搭建起师生沟通桥梁,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借调青运史研究中心期间,她高效完成11万字史料编校及70余人次查档服务;在教务处工作时,连续五年统筹专业申报工作,助力学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申报及验收,协助承办南昌市第七届“洪城杯”职业技能大赛相关赛项,为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贡献力量。作为支部组织委员,她积极履职,在实践中提升政治工作能力,为支部建设添砖加瓦,获评2024-2025学年优秀共产党员。在课堂教学与兼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中,李婷践行“严爱相济”理念,始终将学生需求放在首位。无论学生面临学业困惑还是生活难题,她都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用关怀陪伴学生成长。任职以来,李婷始终牢记“管理即服务”宗旨,以匠心守护育人初心。
熊家昌

交通管理系综合干事,同时肩负系部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负责人、实训室管理员及工会小组长职责。他深耕教学保障、专业建设与校企合作等领域,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与全面的业务能力,为系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实训室建设与教学保障方面,熊家昌积极协助系领导推进硬件设施完善:参与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室的选址、立项与招投标工作,助力PLC实训室和液压与气动实训室的预算、立项及建设,显著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上学年,他负责的实训室高效承担23级19个班级、899名学生、30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教学保障工作,保障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领域,熊家昌积极参与省级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的申报、建设与验收,推动学校与行业深度对接,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同时协助完成空中乘务双高专业群实训室的建设与运行保障,为双高专业群验收提供关键支持,助力学校专业建设提质升级。 专业建设中,他全面负责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三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与学校改革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同步推进工业互联网认知实训室建设,进一步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专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班级管理工作中,他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坚持用心用情服务学生,积极解决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累计8次在系部月度班主任考核中获评“优秀”。科研工作上,熊家昌主动承担教育科研任务,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1项省级课题与2项厅局级课题的立项工作,涵盖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学会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以科研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蒋尊义

2023年7月-2025年7月任学校定点帮扶村抚州市广昌县旴江镇彭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自2023年7月进驻帮扶村,蒋尊义便将使命揣于心间、纪律融入日常、责任扛在肩头。他走遍村内每条小路,见证村庄从沉寂到焕新的蝶变。党建工作中,蒋尊义深知“建强支部是振兴关键”。他协助村党组织严把党员发展关,培育年轻后备干部,通过“压担子、传帮带”壮大“懂农爱农亲农”队伍;推动“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完善村规民约、开设法治讲堂,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让村级治理更民主规范。产业发展上,蒋尊义立足生态优势破局。他破解蛋鸽产业痛点,推动转型肉鸽养殖,同步引入优良品种、链接技术资源、拓宽销路;申请暑期大学生实践基地,借大学生智慧助力乡村规划与电商营销,创收超10.3万元;联动单位打通消费帮扶通道,助销农特产品逾20万元,让“土特产”走进城市。民生领域,蒋尊义全力夯实基础。他发挥帮扶资金作用,建成停车棚、翻新党员活动室、修通机耕道与便民桥,升级基础设施;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力村庄获评市级“无废乡村”;通过蛋鸽基地、蔬菜大棚、乡村旅游多点发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同时,他走遍家家户户,帮扶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解决留守老人生活难题,严守 “四个不摘”,动态监测重点群体,守住不返贫底线。从路灯微光到产业红火,从村容蝶变到民心凝聚,村庄的每一处变化,都是蒋尊义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生动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