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产教融合|火花照亮职教路 锻造智能焊接新工匠
作者:沈静   时间:2025-05-18   点击数:

“师傅,为什么这里要焊接的钢材比学校的要厚那么多,焊接参数也与书本上的不一样?”在杭萧钢构(江西)有限公司的实训车间,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学生苏志杰举着焊枪,向企业导师抛出疑问。这场课堂之外的对话,正是江西青年职业学院职教革新的生动缩影。



工学交替:课堂搬进生产线

在“1269行动计划”牵引下,江西青年职院联合杭萧钢构、汇博机器人,把教室“搬”进企业车间。

苏志杰和同学们化身“准工程师”,开启跟岗学习。“双向融合、三层递进、德技并修”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从课本直接迈向生产线,岗位需求不再抽象。

双师课堂:理论与实践“火花四溅”

“课本上的理论是基础,但实际操作得根据材料和设备灵活调整。”企业导师指着正在焊接的钢板,耐心解答同学们的困惑。



“双师主导制”重塑教学模式。《焊接方法与设备》课上,校内教师拆解原理,企业导师现场拆装设备;《焊接质量检验》环节,课本知识遇上企业最新标准,学生直接上手检测工件。“车间教室化”改造,让抽象知识在焊花中具象化。



“3+3+2”(3个评价主体,3个评价维度,2个需求融合)考核体系多维发力,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思想状况全面评估。多工段轮岗实训里,学生穿梭设计、装配、焊接全流程,老师傅手把手教学,真实案例成了最好的教材。



双师赋能:教师学生共成长

“和企业导师交流后,我才发现教学案例还能这么鲜活!”参与下企实践的校内教师徐佳俊感慨。

“双认证”制度打破校、企壁垒。学生实训,教师同步下企。理论教师积累实战案例,企业导师打磨教学能力。教学相长间,一支懂理论、精实操的师资队伍强势崛起。

校企共赢:新质生产力喷薄而出

产教融合结出硕果。“以前新员工得‘传帮带’两年才能独当一面,现在半年就能上手关键工序!”学生参与实践的企业纷纷对校企合作赞不绝口。

企业一线员工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从30%跃至70%,新员工成长为熟练工的培养周期从一年半“砍”到3个月。学校输送技能人才,企业反哺就业岗位,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咬合,为区域产业注入 “新动能”。


学生故事:从迷茫到“焊”卫梦想

曾因专业苦累迷茫的苏志杰,在我校“一生一方案”指引下找准方向。实训车间里,他常追着企业导师问:“怎样才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焊缝美观度?”导师总是耐心细致地指导,并告诉他:“多观察,手要稳,心要静。”

在一次次实践与调整中,苏志杰不仅攻克了自动埋弧焊、氩弧焊等技术,还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操作心得。



当他手捧“优秀实习生”称号与焊工证时,他说:“焊枪握得越稳,离梦想就越近!”

未来,江西青年职院将锚定产业链全链条,从焊接技术向研发、管理拓展,让更多“苏志杰”们手握焊枪,焊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共赢焊缝”。

邮编:330045
电话:0791-83845915(办公室) / 83814509(招生办)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方志敏大道1458号

版权信息: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Copyright@2018 ICP All Rights Rights Reserved.备案序号:赣ICP备18010303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6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