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⑮|红韵传承映初心 时代回响暖桑榆
作者:孔晶 曾子龙   时间:2025-07-20   点击数:

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近日,学校经济管理系“创益”志愿服务队的15名师生奔赴乐平市高家山社区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团队采用“红色文化浸润+为老服务赋能+民生调研聚力”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将青春力量注入基层服务,以有思想深度、有民生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生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党史宣讲:历史坐标串起百年征程

活动开场时,主持人首先向在场的社区老人们致以诚挚的问候。紧接着,宣讲团队紧扣"党史关键词"这一主线,精心选取了七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节点,带领大家沿着时间脉络共同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讲解过程中,团队不仅以清晰的逻辑串联起关键事件,更巧妙穿插了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与鲜活生动的故事细节——从革命年代的热血场景到建设时期的奋斗身影,这些具象化的呈现让原本厚重的党史变得立体可感。台下老人们专注聆听,不少人眼含热泪,完全沉浸在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之中。





声韵共唱:红歌民谣架起代际精神桥

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银发长者与青年学子齐声高歌,颤抖的声线里跃动着对建党初心的深情礼赞;在《打靶归来》的欢快节奏中,老人们追忆烽火岁月,将抗战历史娓娓道来,重现往昔峥嵘;一曲《歌唱祖国》激昂澎湃,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引发全场共鸣,凝聚起奋进力量;在《爱我中华》的合唱声中,民族团结的信念冲破年龄界限,在两代人心中交织成同一片热望。更有《一条小河》《童年老家》等乡土民谣婉转吟唱,让红色精神与乡愁记忆在音符间缠绕,共同绘就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画卷。






手势舞教学:拆解动作 传递红色精神

当《红星闪闪》的旋律在社区活动室响起,一场跨越年龄的红色文化传递悄然展开。团队成员蔡子婷、谌中意运用“领唱+动作拆解”的教学模式,以音乐为引、动作为桥,搭建起红色精神传承的生动课堂。她们先逐句领唱轻快旋律,用清澈的歌声将红色记忆融入每一个音符,待老人们熟悉曲调后,又将歌词转化为具象化的手势语言。在歌声与手势的交融中,让红色基因在一招一式间自然流淌、代代相传。




映山红领唱:银发嗓音 点燃全场共鸣

《映山红》的旋律在活动室里缓缓流淌,82岁的李元春奶奶缓缓起身,主动担起领唱的重任。她的双手被岁月刻下沟壑纵横的纹路,此刻却灵巧地随着旋律起落,恰似振翅欲飞的蝴蝶。那苍劲而饱含深情的嗓音穿透长廊,眼角褶皱里溢出的泪光,如同一簇跃动的火苗,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银发长者们纷纷加入合唱,颤抖的声线与挺直的背脊相互交织,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革命岁月的回响,在这歌声的俯仰之间奔涌不息,将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推向了顶点。




趣味互动:吹球渡河 竞技温情交融

在“吹球渡河”游戏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银发长者们分成小组,俯身围聚在水杯前,他们屏息凝神时紧蹙的眉头、成功将球推过水面后绽放的灿烂笑靥,与飞溅的晶莹水珠交织成一幅温馨画面。团队精心准备的奖品——非遗工艺制作的艾草锤,承载着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充满年代感的回力帆布鞋,唤醒了老人们尘封的岁月记忆。这些奖品不仅为游戏增添了竞技趣味,更将适老关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让整个活动洋溢着温暖与温情。




摄影留念:光影定格 留存老年温情

善于摄像的团队成员曾子龙化身“时光捕手”,背着移动背景板穿梭于长廊间。队员们贴心地为老人们整理衣领、抚平衣角,仔细寻觅最佳光影角度。调试镜头时,曾子龙半蹲着身子,笑着对老人说道:“您这银发衬着阳光,比明星还精神!”温暖的话语让老人们眉眼弯弯。随着“咔嚓”声响,一个个动人瞬间被永恒定格。镜头里,岁月雕刻的皱纹盛满笑意,小红旗的鲜艳光芒与勋章交相辉映。挺直的腰板彰显着不服老的精气神,相握的指尖传递着深厚情谊,鬓角跳跃的光斑更添几分浪漫。这些珍贵画面,在相纸上凝聚成永不褪色的温情,诉说着跨越时光的动人故事。






反诈宣讲:方言案例 筑牢防诈堤坝

团队成员谌中意以“方言 + 案例”的接地气方式开展反诈宣讲。她用当地方言向老人们强调:“爷爷奶奶们您记好,公检法绝对不会打电话找您要钱。”并以真实诈骗案例为警示,拆解“保健品免费体验”“养老投资高回报”等六大骗局套路。



民生调研:入户+数据 聚焦彩礼痛点

团队通过“入户访谈 + 数据采集”双轨并行的方式,深入剖析社会热点问题,将调研重心锚定在彩礼议题。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与村民促膝长谈,倾听真实心声,并结合系统的数据统计,揭开了当地彩礼现状的沉重面纱。调研结果显示,当地彩礼金额居高不下,65%的家庭不得不通过借贷来筹备彩礼,儿子结婚掏空两代人积蓄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家庭背负的经济重担,高额彩礼如同沉重枷锁,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与长远发展,也让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嫁新风的紧迫性愈发凸显。








活动期间,“创益”志愿服务队以多种实践形式开展基层服务:通过党史串讲结合歌舞展演传播红色文化;组织适老互动游戏和纪实摄影服务传递关怀;安排反诈科普宣讲及民生专题调研,关注风险防范和基层治理问题,其中彩礼问题调研为推进移风易俗提供了详实数据与决策参考。此次活动也是青年学子将理论应用于社会服务的实践机会,展现了青年在基层服务中的作用,为基层治理和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



邮编:330045
电话:0791-83845915(办公室) / 83814509(招生办)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方志敏大道1458号

版权信息: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Copyright@2018 ICP All Rights Rights Reserved.备案序号:赣ICP备18010303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6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