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起,学校组建了4支暑期实践团队奔赴井冈山,开展为期15天的红色文化调研之旅,从多个维度探寻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访红色热土:解码历史基因
“推普先锋”宣讲团以井冈山为核心,走访周边县市,通过实地调研与史料考证相结合的方式,对井冈山的红色文化资源展开全面调研。团队采用实地考察与史料考证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田野乡间踏访革命遗址与红色村落,探索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在烈士纪念馆追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壮阔历程,深刻领悟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实地访谈等形式,收集当地群众和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感受,为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听岁月回响:活化记忆宝库
在井冈山革命老区,“寻访红军后代记录口述史”调研团以口述史为纽带,打捞尘封的红色记忆,激活红色文化的鲜活内涵。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实践团走访了百余位红军烈士后代,从他们饱含深情的讲述中,了解先辈们在井冈山时期舍生忘死的战斗故事与热血记忆。从硝烟弥漫的战场细节到坚定如磐的信仰抉择,实践团仿佛穿越历史时空,重临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他们以录音、笔录、视频等方式采集口述内容,并开展专业化整理,为抢救性留存革命历史资料提供有力支撑。




守革命遗物:赓续精神血脉
“探寻红军遗物”社会实践调研团聚焦革命遗物的保护与修复,致力于将军功章、家书、旧军装等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珍贵物品转化为传承红色精神的生动载体。调研中发现,因年代久远,革命遗物普遍面临老化破损、遗失及保存条件有限等困境。“每一件革命遗物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一句无声的誓言。”成员们表示,守护好这些红色遗存,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重要途径。下一步,调研团将整理形成调研报告,助力构建更完善的革命遗物保护与传承体系,让红色血脉在精心守护中持续赓续。


构传承范式:燃烧时代星火
“青马工程”大学生暑期乡村振兴实践团以探索红色文化传承的新机制、新模式为目标,紧扣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依托历史遗物、口述史等红色文化载体创新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承方式,有效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实践团将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搭建红色文化线上传播平台,并通过深化校地合作等方式,让井冈山红色文化以更便捷的方式传播,推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学校立足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持续探索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逐步形成“理论学习打基础、实践体验强认知、场景浸润润心田”的育人模式,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从理论讲解转化为实践体验,切实引导青年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此次暑期赴井冈山的实践活动,正是这一育人模式的又一次具体实践。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以革命后代的亲身讲述为鲜活素材、以历史革命故事为主线、以革命精神为生动教材,在实地走访、倾听历史的实践过程中深化对家国的认知,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