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锻造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学校近期全面启动2025年全省思政课和红色文化课程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备赛工作,将竞赛准备与日常教学改进有机融合,着力构建“备赛-教研-教学”良性互促机制,扎实推进学校思政课提质增效。
学校成立了备赛专项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备赛方案,细化分阶段任务清单,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形成了环环相扣、协同推进的备赛体系。骨干思政课教师组建多个备赛团队,通过以老带新、互助共进的模式,围绕课程核心目标,通过集体备课、交叉评课、专题研讨等方式,重点突破教学重难点,将备赛中形成的规范化教学流程、创新性教学方法逐步融入日常课堂。

为帮助参赛教师更好地理解比赛要求,思政部负责人梁永康紧扣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往年备赛与参赛经历,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创新等多个维度,为参赛教师传授备赛技巧、分享应对比赛释压经验,以及如何在比赛中充分展示教学风采,为参赛教师提供宝贵的实战借鉴。各备赛团队围绕教学内容要求,深入研究各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针对不同教学专题开展多轮研讨,精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参赛教师们全身心投入备赛工作,在部门会议室内,常常可见团队成员各抒己见,他们逐字逐句研读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深挖教材内涵,对不同教学专题进行多轮“头脑风暴”。在学情分析上,深入调研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让教学更具靶向性;教学目标设定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教学内容组织紧密围绕课程核心,融入鲜活案例与时代元素,增强课程吸引力;教学方法选择上,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方式,提升课堂活跃度与学生参与度。同时,教师们在教学课件制作上狠下功夫,力求以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课件辅助教学,增强视觉效果。在现场教学展示演练过程中,参赛教师反复练习,从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到教态举止的亲和力、感染力,再到与学生互动的自然度、有效性,都进行了细致打磨,不断提升教学表现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这关键课程的活水源头。”正如党委委员邓美娇所言,“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持续的教学创新实践,着力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已形成‘教学竞赛-专题培训-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机制,促进竞赛成果向日常课堂迁移应用,通过构建教学能力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