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 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青少年教育系组织开展了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得到了全系学生的积极响应与广泛参与,同学们在各自的家乡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消防排查护平安,社区服务暖人心
刘洪斌,就读于青少年教育系23级青管2班,于1月13日参与社区“消防排查,防患未燃”志愿服务活动。
主要工作: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深入居民楼,检查消防器材、疏散通道和私拉电线充电情况,记录隐患,提升社区消防安全水平。
实践体会:此次实践让我深入了解社区工作的繁琐日常,从政策落实到邻里纠纷调解,桩桩件件都需在细微处下功夫。我掌握了有效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大学生,我明白要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积极的心态为家乡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乡村治理助振兴,科技赋能促发展
朱蔚,就读于青少年教育系24级党务1班,寒假期间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瑞洪镇南墩村委会参与社会实践。
主要工作:协助整理医保、养老资料,引导村民办事,深入田间了解种植难题,助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参与村庄产业规划讨论。
实践体会:这段经历拓宽了我对家乡和社会的认知,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治理需精准对接村民需求。乡村振兴要真抓实干,每个细微改变都意义重大。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南墩村的实践使我走出书本,投身社会大课堂,为家乡发展出力。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成长继续奋进,将实践智慧化作前行灯塔,持续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三、社区实践促成长,基层治理显担当
林如意,就读于青少年教育系24级党务2班,寒假期间走进社区居委会参与社会实践。
主要工作:协助审核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料,与居民交流,安抚情绪、答疑解惑。
实践体会:这段经历是我与家乡的深度对话,让我深知社区治理就像一幅精密拼图,每一块碎片都至关重要。我明白了个人之力能够融入家乡发展,就像一束光,照亮我对家乡的责任之路。未来,我将以梦为马,以行践诺,为家乡建设勇毅前行。

四、红色文旅添活力,志愿服务展风采
罗伟,就读于青少年教育系24级学前3班,寒假期间参与寻乌县首届“军歌大赛”志愿服务。
主要工作:在寻乌调查・1930红色文旅街区,负责现场组织、观众引导和秩序维护。
实践体会:这次实践让我深受触动,我深感青年应为家乡出力,付出让我收获价值。与志愿者协作时,我体会到团队氛围的重要性,个人之力虽小,却能助力家乡发展。这次实践磨砺了我,唤醒对家乡的眷恋与担当,让我明白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要践行所学,洞察社会、了解民生,让学识与时俱进。未来,我将满怀热忱,为家乡发展持续努力。


五、宣讲活动助文明,绘画活动添童趣
刘毅,就读于青少年教育系24级学前3班,寒假期间在万合钟埠村和坪上幼儿园参与社会实践。
主要工作:在“鹊巢宫”宣讲活动里,向村民讲解陋习危害、解读村规民约;在坪上幼儿园开展“新年有‘画’说 巧手绘童心”绘画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实践体会:我坚信,这些点滴努力会为家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此次实践是我与家乡发展的深度共鸣,未来我将以所学为翼,助力家乡在时代浪潮中腾飞,续写繁荣新篇。


六、社区宣传护平安,志愿服务暖人心
蒋丽妃,就读于青少年教育系24级艺教4班,寒假期间参与新余市“青雁归巢”实践活动。
主要工作:在翠湖社区宣传防火知识,巡查小区防火设施,制止危险行为,为居民写春联,传播传统文化。
实践体会:这次社区志愿服务是我成长路上的宝贵历练,让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明白了奉献的价值。志愿服务需要用心和耐心,要了解居民的多样需求。未来,我会继续秉持志愿精神,传递爱与温暖,在服务社会中绽放青春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