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铸魂育人,深入挖掘江西红色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9月13日下午,学校在思政部会议室开展《红色文化》课程集体备课及教学改革讨论会。学校党委书记罗来松到会指导。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邓美娇,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备课会。备课会由红色文化与实践教研室主任余焰培老师主持。

余焰培从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进一步讲好《红色文化》课程三方面展开,表示思政课教师要牢牢把握红色文化集“物、事、人、魂”于一体的文化形态本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

会上,罗来松对集体备课工作给予肯定,并进一步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他指出,要明确红色文化课程开设的目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大纲。要处理好《红色文化》课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既要做好知识传承,又要做好价值塑造,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处理好红色文化课和第二课堂的关系,做到内外协调、理实一体、知行合一。要持续改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聚焦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红色文化课程的育人效果。
活动最后,罗来松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利用好最优质的师资和最充分的资源,保障思政课取得最好的成效。二是要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思政课教师要将“对学生好”的理念转换为实际行动,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到班级中去,深入到学生思想上去。三是要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规范性水平、特色性水平、成果化水平以及团队建设的水平。四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思政课教师应当具备批判性、革命性、实践性和建构性的精神特质,提升思维格局,真正做到“政治要强”。五是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思政课老师要以坚定立场、深厚情怀、扎实学识、高尚品德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培养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的时代新人,成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