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日前落下帷幕。我校郭雅萌、刘志教师团队作为江西省教师组代表之一,与来自全国各地教师一路角逐,最终团队作品《我们的青春》获得全国二等奖。

看到比赛通知的时候,公共基础部负责人郭雅萌觉得这个比赛跟学校的美育课能很好的结合起来,师生在诵读红色经典时,理论素养得到提升,心灵也得以浸润,形成一个“思政美育大课”,她积极跟教务处联系,主动在学校承接举办这项赛事,比赛得到了九龙湖教育基地管理部和各系的大力支持,学生和老师积极报名参与,在校赛阶段,选拔出5个学生作品和5个老师作品,精心录制比赛视频报送至省里参加评选。最终,郭雅萌、刘志团队的作品《我们的青春》从全省几十所高校的上百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推选到全国总决赛,代表江西角逐全国奖项,一同被推到全国决赛的全省作品仅6件。同时学生组勒长烨和龚涵祎祺的作品《我的墓碑》也进入了全国决赛。

今年是第一次举办线下比赛,教师组需要到北京参赛,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刘志和郭雅萌既开心又着急,开心的是第一次参赛就能进入全国决赛,着急的是,距离线下比赛只有短短的十来天时间了,当时正值国庆长假,放完假回来时间只剩一周了,要重新把上学期的稿件拿出来复习,要找老师指导,还要制作比赛的音乐和视频背景……时间紧任务重,加上他们自身又有许多本职工作,刘志一周有18节课,郭雅萌既是专业课老师,又是公共基础部负责人,平时要上课,还要处理部门诸多事务,两人上班的时间完全凑不到一块儿,要保证本职工作的前提,还要认真备赛,他们只能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和下午下班后进行排练。在教务处的协调下,邀请了指导老师前来指导,连指导老师都说,“你们工作这么忙,每天排练时间就这么点,如果不停下工作专心排练,拿奖怕是有点悬。”备赛期间他们没有睡过一个午觉,每天排练到深夜12点,即便如此,他们俩也没有落下学生的一堂课。为了比赛的音乐和视频背景效果好,排练间隙,他们还抽空去广告制作公司做“监工”,守着剪辑人员一帧一帧剪辑视频,一分一秒一遍遍地核对,确保视频、音频跟稿件的时间分毫不差,甚至忙到半夜三点才回家,大家看到的是他们台上的光鲜亮丽、镇定自若,没看到的是他们背后的付出和努力,用他们俩的话说“就像脱了一层皮”。

10月17日,他们踏上了去北京的征程,要去线下面对全国几十所高校的竞争对手,那种极大的压力,让他们那一周的神经都极度的紧绷,到了北京,立马就要去现场走台、彩排,准备比赛的内容。比赛当天,他们早早的来到了北京语言大学的梧桐会堂,看着每个参赛队伍的作品都很优秀,两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过站在舞台上那一刻,他们心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用好的声音、好的舞台表现力把作品展示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而学生组的作品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奖的成绩。

据悉,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初赛作品共计40万余件,进入全国决赛作品2000件,其中教师组作品403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对参赛教师而言,比赛既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更是一个锤炼的过程;对学校而言,教师在中华经典诵写讲这个全国性赛事上绽放精彩,也是学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质增效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