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争朝夕,凝心聚力开好局。为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学期伊始,我校组织开展2023年教师培训。
此次培训分为教学能力提升与师德师风建设两个板块,邀请廖华英教授、黄有全教授,超星技术人员,思政部副主任梁永康,人事处副处长张迪,《青年发展论坛》编辑部副主任戴婕六位专家面向全体教师开设专题讲座,本次培训准备充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全校全体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培训中来。
在培训开班式上,学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戴彩云向全体参训教师阐明了培训的目的及重要意义,介绍了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对培训纪律和要求进行了强调,并寄语教师在培训中学会思考、找到方法、勇于践行、终有所获。

教学能力提升 赋能教师成长
根据学校“十四五”课程建设规划要求,提升课程育人质量,推进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第一堂专家讲座特别邀请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廖华英教授授课。廖华英教授通过“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教育的综合过程阐释了如何理解课程思政、如何解决课程思政之“惑”、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接收的标准、如何为课程思政做好准备以及具体的方法与策略。廖教授用朴素平实的语言、丰富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从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如何完成课程思政三个方面对大家进行理论、实操相结合的专题培训,让全体教师受益匪浅。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会把学习收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改进课堂,提升专业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二级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黄有全教授开展了以《教师教学能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应用》为主题的讲座。黄教授通过对《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两份文件的解读阐明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要求、培养目的、培养重点、培养机制,点明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阐述了课程设计、课程资源、课程应用、课程申报的开展方法。黄教授通过大量的课程建设案例展示了课程建设中各个环节应如何开展,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和真枪实弹的案例演示让老师们耳目一新,收到良好效果。

为提升教师课堂管理水平、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超星平台技术部门负责人为我校教师讲授《基于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及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培训》主题课程,从实操应用方面演示如何通过超星这一平台实现教学管理、课程建设。

潜心育人立师德 坚守初心正师风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梁永康作《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专题讲座,他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角度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核心,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校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关系,重点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明大德,潜心教书育人;要守公德,坚守高尚道德情操;要严私德,遵守师德规范,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并借助师德视频案例,告诫在座教师要坚守师德底线,不踩红线,争做“四有”教师。

戴婕作《坚守科研诚信 抵制学术不端》的专题讲座,她从近年来一些“学术不端”的典型案例出发,由浅入深,旨在对在座的教职工做出科研警醒,要求大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坚守科研底线,抵制学术不端,提高自律意识,为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张迪对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相关制度进行了宏观层面上的解读,针对学校教职工密切关注的职称评聘方面的政策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讲解,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帮助教职工强化岗位意识,明确岗位职责,调动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