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思政课教师赴于都开展“一线课堂”活动
作者:   时间:2023-05-22   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2023年5月19日—20日,由学校12名思政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赴赣州于都,实地走读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的历史样本,将传统模式的思政课转移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江西的生动实践结合的鲜活第一线。

 

 

教学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20日视察于都的足迹,走访的第一站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场馆从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中共中央秘密准备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红军主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和永远的长征五个部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参观中,老师们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述,一边搜集着该馆里红色素材。无数英烈用过的遗物:搭浮桥用的门板、草鞋、藤篮、箩筐、锅碗、渔船……这些文物,每一件都蕴含着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每一件都饱含着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老师们表示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这些鲜活的案例,打造更为生动的“思政金课”。场馆内的“小红星”讲解员更是令老师们印象深刻,据了解,该馆主动与当地中小学联系,搭建第二课堂学习、展示平台,把优秀的中小学生培养成讲解员。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等红色景点,为游客义务讲解红色历史。这种宣教模式擦亮了“长征品牌”,打造了传承新高地,与我校成立的梅岭薪火公益志愿讲解服务队有异曲同工之处。


 


教学团队的第二站是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于都县党校副校长李金生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现场授课。他介绍道,毛主席旧居原为何姓民居,前后共计三十余间房间。1934年7月,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这里成为了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机关。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时,赣南省开展了大规模的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征调挑夫等工作,从人力、物力全力支援红军,为保证红军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关于长征的意义,在1935年12月,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第三站,思政课骨干教师高秋丽、曾一丹以“弘扬长征精神 ,坚持自信自立”为题上了一堂生动的“双师同台”思政课,这也是思政部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项创新举措。此前,为了上好这堂课,思政部组织老师们组成“长征精神”备课团队,开展多次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确定教学内容,讨论教学方式方法等。该课以两位老师互动式交替理论讲授为主,穿插视频、毛泽东诗词朗诵、党史故事分享等多种形式,深入剖析长征精神,阐释“什么铸就了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映照了怎样的自信自立、如何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思想性、价值性。


 

当年,于都河畔,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少伫立在各个渡口,为红军送行。如今,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思政部的老师们在“一线课堂”这个特殊的教室里,重温这段深厚的革命历史,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信仰力量、真理力量、自信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老师们深感要在工作中发扬长征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通过多种方式把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邮编:330045
电话:0791-83845915(办公室) / 83814509(招生办)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方志敏大道1458号

版权信息: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Copyright@2018 ICP All Rights Rights Reserved.备案序号:赣ICP备18010303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6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