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发掘教师队伍中的最美形象,生动展现我校教师立德树人、潜心教学的精神风貌,学校开展了“学思践悟二十大 同心奋进新征程”第二届“最美青院人”推选活动,经资格审查、专家初审、组委会复审,推选出第二届“最美青院人”个人候选人及候选团队。
今天,跟着小编一同走进第二届“最美青院人”候选人张芬芬老师,感受她深耕细耘的别样精彩。
教师简介
张芬芬,中共党员,副教授,数媒专业负责人,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十余年,主要承担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所授课程获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优质课程,先后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教改课题2项、科技课题3项;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实用专利2项、出版教材3部;主持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1项,主持建设省级行动计划立项项目“虚拟现实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获第三届江西省高校VR课件大赛三等奖、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团省委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指导学生参加江西省“互联网+”大赛获省级铜奖、江西省技能大赛获高职组二等奖。
一、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将青春岁月献予教育事业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张芬芬老师在学校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了十余年。她热爱教育事业,始终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心坎上,在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她积极参与到学校“提质培优”质量工程建设工作中,承担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资源库建设、推进1+X试点建设等工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主持开发校级、省级精品课程《After Effects影视后期合成》的建设工作,在承接“提质培优”校企双元合作教材项目工作期间,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发教材,完善课程,为了不耽误项目整体工作进度,经常加班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三四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虚拟现实项目开发》教材终于在2022年8月正式出版,全书32.7余万字,得到行业专家好评,教材于2023年3月完成省级优秀教材申报工作。

二、心存敬畏,深耕不辍,用情怀书写担当,用行动不辱使命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诚然,教育是唤醒,是生命与生命相互润泽,敬畏生命方能教学相长。张芬芬“敬畏课堂”“敬畏生命”,时刻保持教育热情,认真钻研职业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加高职高专师资培训,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关注学生人格塑造,将人道主义、人文关怀浸透于教学行为中,保证专业知识准确性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精心备课、磨课,不断反思总结,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以德为先。她也格外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强化个人的理论学习,提升道德修养,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以个人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关爱学生、关注成长。

三、正已守道,立德树人严律己,精研深耕玉始成
张芬芬怀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不断改革创新,探索专业发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教学上,她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教学相长。她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态度认真,讲解的课程也通俗易懂,同学们都很喜欢上她的课,在学生眼中,她既是朋友,更是值得尊敬的师长。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看书,学习文件,多方收集职业教育、企业、行业资讯,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贯彻最新文件精神,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结合教学实践做到融会贯通,使个人教育观念、教学技能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直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她以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多次获评学校“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团省委系统“先进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张芬芬牢牢把这句话记在心间,落实在行动上,她敬畏教师一职,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时刻勉励自己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中。“师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泽施桃李。”张芬芬始终守住内心的纯朴天性,安静恬淡,诚如榜样张桂梅老师,不计功名,始终“追逐”心中大道,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引导学生的同时,也在时刻警醒自己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