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专家研讨“青年发展规划与期刊发展” 助力《青年发展论坛》
作者:   时间:2017-06-03   点击数:

2017年6月3日下午,“青年发展规划与青年研究”研讨会就“青年发展规划与期刊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并为《青年发展论坛》建言献策。在山东青少年研究所原所长张华教授主持下,朱剑、高平等7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更多与会嘉宾参与了互动交流。

1.朱剑(《南京大学学报》主编、编审)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平台,从传统的青年研究期刊到开放的共同体平台,需要经历重构的过程,至少要经历内容的重构,内容的重构最关键的是重建和学术共同体的关系。

2.高平(《江西社会科学》主编、教授)

与老刊相比,新刊知名度低、影响力弱、好稿子少,但也有很多优势,如内容新颖独特,跨学科办刊条件较好。新刊要有问题意识,学科上弥补空白,瞄准新的学术领域,新的学术方向寻求突破,找到立足点,在精准合专业领域做出特色。

3.王晓春(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教授)

《青年发展论坛》的特点要求,可概括为三个贴近(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青年)和三个性(学术性、实践性、可读性)。

4.田杰(深圳青年学院、教授)

《青年发展论坛》,应该集中精力在青年发展上做文章。要力争在青年发展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要汇聚青年发展理论研究人才;要成为青年发展研究的一个优秀平台。

5.刘宏森(《青年学报》编辑部主编)

共青团工作面临着两大战略性课题(组织覆盖面扩大,凝聚力增强),其背后,都与资源短缺直接相关,青年时资源,也需要资源。缺乏资源支持和保障,促进青年发展难免是一句空话。

6.朱峰(河北大学、副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

青年发展规划是政府专项规划的一种,是政府知道青年事业发展,审批、核准青年发展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以及推动制定青年发展领域相关具体公共政策的依据。

7.刘佳(团中央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特聘助理研究员)

作为学科建设基本单元的青年学术期刊,必须要适应群团改革发展的总趋势和要求,发挥它凝聚青年研究的作者群体,促进学科建设,推进知识创新,激活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

研讨会后,围绕刊物的主要定位、选题内容、栏目设置等问题展开自由发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其中,刘宏森、张华、周晓燕、田杰、孙抱弘、黄志坚等嘉宾先后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文字 / 杨慧平

图片 / 熊国国

编辑 / 王光忠

邮编:330045
电话:0791-83845915(办公室) / 83814509(招生办)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方志敏大道1458号

版权信息: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Copyright@2018 ICP All Rights Rights Reserved.备案序号:赣ICP备18010303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602000121号